15天婴儿 = 十种病
2014年3月3日,原本这是一个平凡却不平静的日子,一份揪心的医院诊断书传到我们的Q群里。“1、泄殖腔畸形2、肠旋转不良、3、麦克尔憩室 4、球形结肠、5、双肾积水 6、新生儿肺炎7、中度脱水。8、感染中毒性肝炎 9、卵圆孔未闭合 10、败血症……”一张薄薄的纸上,却写着十来种我们闻所未闻的病症。然而这个诊断书却来自一个刚刚出生十来天的新生儿。
“娃不是妈不救你,而是妈实在没钱啊~”
小怡萱出生后被诊断为先天无肛,父母带着孩子立即赶往最近的大城市——西安求医。到医院时孩子已经奄奄一息,肚子高高涨起,血管清晰可见。医院紧急实施了造瘘管手术。为此夫妇二人花光了自己的所有积蓄——1.3w余元。最后因为贫穷,孩子只得出院。“娃~不是妈不救你,而是妈实在没钱啊~”二十来岁的年轻妈妈抱着自己的孩子只能眼睁睁看着孩子受罪,对于他们来说这也是一种折磨。
出院后,孩子伤口感染严重,刘爸爸刘妈妈厚着脸皮再找本来就不富裕的找乡邻借了点钱,带着女儿到县城医院想挂点消炎药,医生告知:“这孩子身体不好,挂滴点的话,身体承受不起,不敢收啊!”;刘爸爸又带女儿到地级市医院,再被拒。强忍着这份无奈,刘爸爸只好带女儿到当地村里的土郎中那里,求郎中行行好给孩子挂点消炎药。可是郎中也怕,给孩子打点滴出现意外,他负不起这个责任,便也拒绝给孩子挂消炎药。
刘爸爸思来想去,求着郎中“我给你签个生死文书行不,我家娃不管咋样都不找你麻烦的!”郎中这才给可怜的小怡萱挂了消炎药。宝宝被输了三天的葡萄糖和抗生素,暂时维持生命,勉强存活了下来。小怡萱的父母珍惜这个生命,不会放过一丝一毫能够救助孩子的希望。他们在网上搜索,挨个打每个有关的电话,终于找到了一个长期牵头救助肠道畸形疾病的爱心妈妈,通过爱心妈妈,他们找到了小希望之家。
希望的阳光
小希望紧急救援,住进了上海的复旦儿科。经过医生们的连夜检查,诊断报告出来后,所有人都惊呆了。两个月没有治疗,宝宝的肾积水竟然自行减轻了,败血症和肺炎症状都消失了。这让所有人又都看到了希望的阳光。
而后医生也找到了手术后宝宝体重增加迟缓的原因:造瘘部位底下的肠管太短。导致了吃下去的母乳没怎么消化,因此,第一要务,就是更换成特制的专用婴儿奶粉,保证吸收率达60%以上,维持基本生命。医生嘱咐,坚持喝这个医用奶粉,让体重增加,等孩子增长到5公斤(现在才2.5公斤),才可进行后一步的肛门重建手术。因此从那以后怡萱宝宝从没有再吃过一口母乳。在医院度过恢复期的怡萱宝宝在医生的许可之下出院修养,等着身体的各项指标达标之后再做进一步的手术。今时今日,原本2.5公斤的小瘦子,现已变成九个月大18斤重的小胖子了。
现在她已回到上海复旦儿科做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手术。现为怡萱宝宝筹集医药费。9个月大的她,除了医用奶粉从未曾尝过苹果的清香与梨的甘甜。我们有一个心愿就是让她可以尝遍天下美食。
注:募款总额的4%作为基金会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及行政办公支出,2%作为项目运营费用。如果超出所募善款金额,将分别用于:被虐待儿童的紧急干预救助、小希望困境儿童之家孩子的照顾、心理干预、教育助学等。
还没有人捐款哦
02.112015
新浪微公益平台为刘怡萱募集善款的6%用于监管支出和运营开支,870.44元救助款用于刘怡萱的专项救助。
由中华救助提交
02.012015
在37名爱心网友的帮助下,已通过@微公益 平台成功筹集926元帮助@刘怡萱 ,现在项目已经进入执行阶段。
由小希望之家提交
12.122014
小怡萱现在在小希望之家进行术后恢复,怡萱妈妈照顾的很好。接下来宝宝将进行复查。
由小希望之家提交
12.092014
项目已被@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认领成功,现已开始接受捐助。
由中华救助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