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肺农民蒋鹏程的黑山羊自救梦
三万元,对于养殖黑山羊的尘肺农民蒋鹏程来说,不仅可以发展规模化养殖进行生产自救,还能实现尘肺患者互助,带动周边尘肺家庭解决生存问题。
只有让受助群体自强、自助并互助,才能真正寻得人和生命的尊严。
十多年矿工生涯患上尘肺三期
“我的想法是还是要靠自己赚钱,因为靠别人的帮助只是一时,靠自己才有希望。”这是尘肺农民蒋鹏程的领悟。而60头黑山羊,则是他们一家现在最大的指望。
刚过40岁的蒋鹏程,是湖南安化县清塘铺镇的一名尘肺三期患者。十七八年的矿工生涯,最终导致他在2011年被确诊为煤工尘肺三期。由于他务工时间最长的广东韶关当地煤矿已于2005年被关闭,蒋鹏程和其工友们未能获得任何赔偿。2012年7月,蒋鹏程被大爱清尘纳入救治对象,送往长沙接受治疗。但遗憾的是,医生诊断说由于他病情较重,不适合洗肺,只能进行保守治疗。
更令蒋鹏程一度绝望的是,他曾到长沙试图找其他的工作,可一旦用人单位发现他的病情,立刻就予以辞退,就连想当保安,也被拒之门外。一双儿女,成了他重新振作的最大动力。“只要我活着,他们就有希望读这个学。”他觉得,最好能供孩子念到大学。
可是,钱从哪来?
借钱发展黑山羊养殖
一次偶然,蒋鹏程从电视上看到了山羊养殖的介绍,于是萌生了养羊的想法。但治病已经花光了他家里所有积蓄。蒋鹏程的舅舅等三家亲戚,见他实在可怜,分别借给他12000元、800元和3000元。2012年年底,他怀揣着这15800元,和妻子一起跑了三个地方,买回了最初的28只羊。
靠着请教村里兽医和自己摸索,蒋鹏程总结出了一套黑山羊养殖经验:羊的嘴巴溃烂,配聚维酮碘溶液和开水清洗;羊淋雨后,撒些石灰在羊毛里面,可以防止生虫……
现在,他的黑山羊已经发展到了60头,每天赶着羊群上山,“生活有了念想”,他的身体也渐渐好转起来。他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一只母羊每年可产5、6只小羊,每只羊一年可长到五十斤左右,而一只养了一年的公羊能卖到1000块钱以上。他估算,很快就能再生出约20只小羊,繁殖到80头,卖掉一些公羊,就可以把借的钱慢慢还上了。等这一两年羊养得多了,“还希望你们能帮我找下销路”。他说。
大多尘肺患者,已经丧失了劳动能力,难以靠务工维持家庭,“搞点养殖业,大家可以一起帮助,家庭就可以生存。”蒋鹏程说。
希望带动尘肺兄弟一起自救
按照蒋鹏程的估算,如果再有三万元作为启动资金,他可以把现有山羊的养殖规模扩大,在山上建一个大羊棚,并把村里的荒田改建成鱼塘,把羊粪作为肥料来喂鱼,发展立体养殖模式。他说,要是养到两三百只羊,办起规模化养殖场,他就可以让其他尘肺兄弟也来开展黑山羊养殖。
“如果我们能够得到一点扶贫资金,我们尘肺农民也可以个个维持自己的生活。”蒋鹏程希望,他得到创业帮扶后,能带动当地尘肺兄弟一起,发展养殖业养活自己和一家老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比起单次的救治或生活救助,让尘肺兄弟开展生产自救,彻底远离高粉尘环境,才最可能让他们过上充满希望的生活。只需您的一点爱心,蒋鹏程的黑山羊自救梦就能成为不远的美好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