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项目介绍」
在云南西北部的崇山峻岭中,藏着一个总人口还不到7000的少数民族,名为独龙族。由于其生活环境的与世隔绝、遗世独立,他们被称为“太古之民”。
独龙族妇女自幼便随母亲学习织毯技艺,纺织工具多为自制的腰机(踞织机),从剥麻、搓线、洗染到织布,全是手工操作。
独龙毯被称为“可以挂在墙上的衣服”,是一张长约两米、宽约一米的毯子,“日为衣,夜作被”。传统纹样为多种直线条纹连续拼接,简洁明快,色彩绚丽,独龙族妇女因此被称为“织彩虹的人”。
独龙毯在独龙族数千年的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具有极大的传承价值。同时,这种简约大气、不带任何纹样的抽象线条,也与国际流行的当代艺术风格相吻合,便于进行艺术再创造,以及多种跨界合作。
然而近年来,现代文明以汹涌姿态冲击着小族群的一切。长久以来的慢生活瞬息间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虽有政府及各界的帮扶,独龙乡能开垦的农田不多,不适合大规模的经济作物种植;由于长期的交通不便,旅游业也未能发展成熟。受限于自然及社会条件,当地人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上山挖药,并没有其他稳定可靠的经济来源。工业化也让手工织布失去了从前的重要地位。
2015年,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发起了“中国新民艺”项目,寻找将民间手工艺和创新型企业有机结合的平衡点。通过借鉴企业的商业经验,对传统民间手工艺进行艺术化和现代化的创新,生产出符合现代审美与需求的产品。在这个过程中,创新型企业实践社会责任、建立起良好的公益形象,民间手工艺得到创新改进,优化后获得现代化环境下的生命力。
2015年4月,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BCAF)邀请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上海素然服饰品牌、云南省青年就业创业基金会的工作人员,一同到怒江州贡山县丙中洛、独龙江两个乡、11个村、十余户人家进行实地走访。与独龙族人进行深入交流后,选定了将独龙族的民族传统服饰——织毯作为帮扶的切入点。
织毯从“农闲时自给自足的生活用品”变成了进入大都市家庭、极受大众认可和欢迎的手工艺产品。独龙族妇女通过自己的劳动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和社会地位亦有提升。织毯作为独龙族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其珍贵的技艺得到传承和发扬。
2016年3月和2017年7月,BCAF与云南省青创会共邀请五位织女来到上海,由素然旗下环保品牌klee klee提供为期一个月的培训与指导。
2018年,项目更是得到了中国民生银行与中国扶贫基金会“我决定民生爱的力量”大力支持,将致力于帮助织女们在独龙江乡逐渐成立生产合作社,发展更多织女加入生产小组。在农忙之外,织布机给她们带来了新的希望。
通过这个项目,独龙族妇女能够持续地依靠自己的双手过上如彩虹般美丽的新生活。
我们呼吁更多人关注、支持独龙族妇女这个特殊群体!
捐赠满499元,即可获得独龙毯抱枕一个,100%羊毛混纺材质,枕芯填充物为白鹅毛羽绒,手感柔软,色彩美观大方。
2. 「善款用途」
您所捐献的善款将为“中国新民艺-独龙族手工艺帮扶”项目第三期启动注入资金活力,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帮助当地妇女成立生产合作社、独龙族妇女第三期设计培训的交通餐旅费用、第三期产品生产成本(购买纱线、辅料)、独龙族妇女手工费用、运费、及项目管理费。
3. 「基金会介绍」
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BCAF)
于2008年在北京市民政局正式注册,业务主管单位为北京市文化局,是国内唯一专注于当代人文艺术发展的公募性基金会和文化智库。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以“发现文化创新,推动艺术公益”为使命,通过在文化创新、艺术公益和智库研究三大领域广泛而有活力的公益项目,让更多人自由平等地分享文化艺术,构建创新中国为主线的人文公民社会。
△ 基金会秘书长 胡斐 (左一)基金会副理事长 叶婉 (右一)与独龙族织女骨干金春花(中间)在一起
4. 「慈善中国备案号」53110000682855347PA18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