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结束
善款接收:阿拉善SEE公益机构
联系人:谢梦思
联系方式:01057505155
联系邮箱:public@see.org.cn
机构住所:北京朝阳区北京市朝阳区来广营朝来高科技产业园创远路36号院3号楼4层
登记管理机关:北京市民政局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53110000682855355J
慈善组织法人登记证书:点击查看
慈善组织公开募捐资格证书:点击查看
爱心网友02.27 12:13
一起向善良致敬!1.05元
和 小战的二十二家猫咪奶茶店 一起捐
江***f02.27 12:07
跟我一起,为爱添力!10.50元
爱心网友02.27 11:26
用关注传递温暖,让行动表达关爱!1.05元
和 豆瓣虾爬 一起捐
丶***灬02.27 11:23
公益无大小,行动即榜样!10.50元
k***记02.27 11:20
公益无大小,行动即榜样!1.05元
和 肖战粉丝小飞侠 一起捐
三***着02.27 11:20
跟我一起,为爱添力!1.05元
b***夜02.27 11:20
一起向善良致敬!10.50元
有***琳02.27 11:20
公益无大小,行动即榜样!1.05元
水***402.27 11:20
用关注传递温暖,让行动表达关爱!10.50元
爱心网友02.27 11:20
助力公益,让我们从现在开始!1.05元
12.282022
鹤类是我国水鸟重要的代表性物种,均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中白枕鹤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IUCN红色名录的易危物种,近几年我国越冬的种群数量均呈下降趋势。鹤类在本区域繁殖主要集中在干旱半干旱区域的湖泊湿地及周边该生境具有良好的隐蔽处和食物资源,有利于鹤类繁殖。结合Landsat 8的卫星影像土地覆被和偏差随机桥运动模型(biased random bridge, BRB)分析白枕鹤昼夜的栖息地选择差异,得到白枕鹤在夜间使用农田和自然土地覆盖作为夜间栖息地,但它们白天大部分时间在农田觅食。与此同时,基于稳定同位素分析的贝叶斯混合模型对白枕鹤的粪便和食物资源分析显示,尽管农田被广泛用作它们的觅食地,但湿地植物是最重要的食物来源。同位素分析显示,农作物如玉米(Zea mays)和裸燕麦(Avenachinensis),只是白枕鹤食物中的一小部分(约19%),而它们的食物主要包括天然植物,如 硬皮葱Allium ledebourianum、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a和菊叶委陵菜P. tanacetifoli。白枕鹤的活动区整个核心栖息地都位于天然湿地中。
由阿拉善SEE公益机构提交
08.242022
为了了解研究区域今年鹤类繁殖的情况,北京林业大学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研究中心与国际鹤类基金会(ICF)组成调查团队于2022.8.2-10日,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锡林浩特市、正蓝旗、东乌珠穆沁旗乌拉盖、阿巴嘎旗、苏尼特左旗和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开展繁殖鹤类调查。本次调查得到了当地保护区、林业部门、牧民、摄影爱好者、观鸟爱好者的大力支持。鹤类在本区域繁殖主要集中在干旱半干旱区域的湖泊湿地及周边,生境如下图(图2,图3贾亦飞摄)所示,该生境具有良好的隐蔽处和食物资源,有利于鹤类繁殖。本次调查共观测到5种鹤类,包括白枕鹤、白头鹤(Grus monacha)、丹顶鹤、蓑羽鹤(Grus virgo)和灰鹤(Grus grus),总计255只,可识别40个繁殖对(图4)。其中,共记录白枕鹤136只,32对,幼鹤成活率为62.5%;丹顶鹤11只,4对,幼鹤成活率为37.5%;蓑羽鹤90只;白头鹤13只;灰鹤5只(图4梁婉儿绘)。可见本次调查区域是白枕鹤大陆种群在我国最重要的繁殖地和丹顶鹤最西部的繁殖地,鉴于此次调查的大部分未纳入保护地范围,因此亟待加强本区域的鹤类保护和栖息地管理工作。
由阿拉善SEE公益机构提交
05.162022
2021年12月前往官厅水库进行鹤类调查,记录到灰鹤2000余只。 今年1月接收SCI文章一篇,研究南水北调工程对白枕鹤主要停歇地密云水库水鸟群落的影响。在自然湿地不断退化的背景下,人工湿地作为自然湿地的替代品能够为水鸟提供重要的庇护场所。水库是中国最常见的人工湿地之一,对水鸟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人工湿地不能完全取代自然湿地。将自然湖泊转变为水库的行为会对其水鸟群落产生重大的影响。自然湖泊向水库的转变可以简化为短时间内的水位快速上涨。北京的密云水库已持续运行数十年,其生境稳定,且与自然湖泊相似。本研究对密云水库水位上升前后的水鸟群落组成和土地利用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密云水库水文发生了剧烈变化,消落带、林地和农田被大量淹没。水鸟的数量和多样性都有所下降,尤其是白枕鹤生境丧失,由曾经记录到1000余只停歇,到至今几乎没有白枕鹤在密云水库停歇。其群落组成从喜浅水类群向喜深水类群转变。同样的后果很可能会在自然湖泊被转变为水库的过程中发生。因此我们建议在建设和管理水库的时候应考虑水鸟的需求。 1月,项目执行团队联合合作伙伴对白枕鹤主要停歇地附近村民进行调查。已完成调查多伦县和正蓝旗的调查
由阿拉善SEE公益机构提交
12.022021
2021年,在白枕鹤的主要繁殖地蒙古国中东部草原区,项目的外方合作单位蒙古共和国科学院和蒙古国野生动物与保护中心开展白枕鹤调查和捕捉环志的工作。今年夏季捕捉的白枕鹤陆续回到国内,目前有6只白枕鹤有信号传回。其中已经有44只白枕鹤已经到达越冬地鄱阳湖,还有两只在本项目的主要停歇地多伦。此外,项目过程中捕捉的一只白鹤,目前在通辽停歇,见下图2。8月31日,项目合作伙伴国际鹤类基金会于倩等专家,去多伦现场实地考察白枕鹤停歇地时,见到水灾较重,大片农田被淹,玉米、莜麦等粮食无法收割。原计划10月21日在锡林浩特组织白枕鹤停歇地同步调查培训,因疫情原因被迫取消。但是各地合作伙伴均开展白枕鹤秋季种群调查工作。 闪电河流域近年气候相对反常,降雨频繁;10月5日当地合作伙伴去多伦公吉诺的白枕鹤停歇地,虽未见到鹤群,但看到未成熟的玉米和莜麦随处可见。食物多也是此地吸引白枕鹤的原因;另外在10月22日的监测活动中发现这里的鹤不太怕人,即使是受惊起飞,也会很快转回来。同日在在多伦白枕鹤最主要停歇地后孤山子记录到130只白枕鹤,卫星跟踪的白枕鹤亦在本群中。在双山水库坝西湿地有60只白枕鹤。
由阿拉善SEE公益机构提交
08.302021
(接上条)文章摘要如下:过去的15年中,尽管人们在繁殖地和越冬地都加强了保护行动,但白枕鹤(Antigone vipio)的西部种群数量还是急剧下降。关于迁徙水鸟保护的多项研究中强调了保护迁徙鸟类栖息地之间连接完整性的重要性。但是当前,许多区域的水鸟栖息地受到广泛而快速的土地覆盖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会超出水鸟们的适应能力,导致该种水鸟迁徙路线的崩溃。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卫星跟踪数据,根据跨越20年的两个时代(1990年代和2010年代)的白枕鹤迁徙路线和栖息地利用分布,在三个空间层次(停歇地核心区、迁飞区和迁徙路线)对白枕鹤的迁徙路线进行了建模和描述。我们的分析表明,白枕鹤转移了它的迁徙路线,这一点得到了其他证据的支持。湿地的广泛丧失,特别是在停歇地的栖息地丧失导致了白枕鹤改变了其迁徙路线。此外,我们的分析表明,新路线的是否是长期可持续性,拥有诸多不确定性。因此,在未来的保护工作中,不仅要针对白枕鹤新路线的主要停歇地进行保护,也需要对渤海湾这个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的重要停留地进行大规模的湿地恢复,这对不仅是白枕鹤还对许多物种都是十分重要的。
由阿拉善SEE公益机构提交
08.302021
2021年8月,项目团队在白枕鹤的主要繁殖地蒙古国中东部草原区,项目的外方合作单位蒙古共和国科学院和蒙古国野生动物与保护中心开展白枕鹤调查和捕捉环志的工作。今年蒙古国草原带雨水相对丰沛,白枕鹤繁殖地情况良好(图1),在经过为期一个月的跟踪调查,成功捕捉了11只白枕鹤和1只白鹤,为其佩戴了跟踪器并释放(图2),收集更多地白枕鹤基础数据,为后续开展科学保护提供支持。此外,针对白枕鹤的迁徙节律,项目组成员经过多年的研究,在remote sensing上面发表题目为Shifting of the Migration Route of White-Naped Crane (Antigone vipio) Due to Wetland Loss in China的文章。该期刊影响因子为4.848 ,在中科院SCI期刊分区系统里为二区Top期刊。
由阿拉善SEE公益机构提交
05.212021
2021年4月1-4日,项目调查小组包括北京林业大学贾亦飞、国际鹤类基金会郭志伟、天下溪教育机构吕妍、光明日报记者周梦爽4人,对白枕鹤在华北主要停歇地进行调查,并访问相关保护地管理机构,介绍本项目并探讨后续合作事宜。 本次调查共监测到白枕鹤713只,灰鹤1961只,白鹤2只,豆雁4000只,其他水鸟若干。调查小组人员先后访问怀来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沽源河北坝上国家湿地公园和正蓝旗湿地局和多伦县林业局,详细介绍了白枕鹤保护工作及本项目未来的计划,并与各单位探讨本项目实施内容,包括白枕鹤停歇地保护联盟建立、联合调查和培训等事宜,相关负责人均表示支持,且愿意参加相关培训和联合调查等活动。后续项目执行团队将进一步推动项目白枕鹤保护工作的执行与落地。
由阿拉善SEE公益机构提交
02.192021
项目已被@阿拉善SEE公益机构 认领成功,现已开始接受捐助。
由阿拉善SEE公益机构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