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刚去世,闺女又得这么重的病,是我没有本事,救不了女儿,人活着咋就这么难?”郑州儿童医院病房楼梯间,一年轻的男子在低声哭泣。初春的夜晚温度还是很低,而男子压抑、低沉的哭声更是直刺人心。
据了解,这名哭泣的男子叫张*飞,家住河南省中牟市。母亲患有糖尿病多年,在张*飞的记忆里,父亲带着母亲到处看病,母亲的病也是时好时坏,为给母亲看病家里十分困难。母亲病稍微轻一点儿,就在家里忙前忙后,她经常说:“我有病拖累了这个家,孩子们也跟着受罪。”
2018年9月,张*飞与妻子丁*京相识,2019年2月两人步入婚姻殿堂。同年11月,他们的女儿小怡出生了,可爱的女儿像一个快乐的小精灵,给这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带来了希望和力量。可是幸福是短暂的,12月,张*飞母亲的病情突然加重,在医院检查为肾病IV期,经过9个月的治疗还是没有留住母亲。“我妈临去世前一直说不能帮我带小怡,还没有听到孙女叫一声奶奶。”张*飞说起母亲,眼泪又涌出来,“我妈走得太早了,她没有享过一天福,我们还没有来得及好好孝顺她。”。
母亲的离去让张*飞一家人万分悲痛,一周后,厄运再次向这个家庭袭来。2020年8月,刚9个月的小怡突然高烧不退,全身发抖,经过当地医院的各种检查也没有查出病因。惊慌失措的张*飞夫妇带孩子来到河南省儿童医院,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小怡最后确诊为嗜血细胞综合症,肝脾肿大,危及生命。孩子确诊后,张*飞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一周内,母亲离世,女儿重病,他的精神几乎崩溃,丁*京更是每天以泪洗面。
医生为小怡制定的方案是先进行8个疗程的化疗,根据治疗结果再做下一步的治疗。化疗、抗病毒成了小怡每天的日常,做骨穿检查时,当针管扎进孩子的身体,小怡哭得撕心裂肺,可是张*飞夫妇却无能为力,只能看着女儿哭喊,默默地流泪。
小怡在治疗中一下子懂事很多,看到护士进病房,她会把袖子挽起来,让护士打针。孩子特别地爱笑,不管有多疼,哭过后就笑。刚1岁的孩子经历了许多人一生都不会经历的疼,她好像也知道抗过了这一切才能活着。
经历了8个疗程的治疗,孩子的病情暂时控制住了,张*飞夫妇忐忑不安的等待着评估结果。可是小怡由于一次低烧,医生明确的告诉他们,孩子的病确定复发了,必须重新开始。小怡的化疗效果不好,骨髓移植是孩子活下来的唯一希望,医生的话让张*飞的心再一次跌入谷底,从女儿确诊到现在花费了10几万,已经借无可借。他一边是担心女儿的生死,一边又不知道怎么才能拿出后面的治疗费用,这才出现崩溃的张*飞在楼梯外痛哭的场景。
生命只有一次,为了让孩子可以活下去,全家人都在努力,因为要照顾生病的女儿,张*飞只能是断断续续的打工。孩子爷爷找了一份环卫的工作,清晨5点就去打扫卫生。张*飞说:“我已经没有孝顺母亲的机会,做为父亲,我不能再失去女儿,无论前面的路再难走,也要给女儿一次生的机会。”
现计划在微公益平台为小怡发起网络捐助项目,为其筹集善款20万元用于移植及后期治疗费用,在其他公益平台筹款5万元,一旦达成目标立即停止筹款,请广大网友监督。
注:为保护受助人隐私,文中使用皆为化名。
计划为小怡在微公益平台筹集善款20万元用于移植及后期治疗费用,在其他公益平台筹款5万元,一旦达成目标立即停止筹款,请广大网友监督。执行团队收取7%筹款额用作项目执行使用。 此项目属于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救助项目帮扶个案,由郑州经开区弘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发起并负责项目的具体救助执行核实,包括核实患者家庭具体困境情况、社会公共资源使用情况、医疗渠道实际状况和费用预算核实等。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监督善款的执行并及时在微公益平台进行公示,确保善款使用的流程公开和透明。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可以为累计捐款100元(含)以上的网友开具个人捐赠票据,若您满足条件并有开票需求,请您将以下捐赠证明材料、信息一并发送至邮箱(chenshuqiang@csaf.org.cn): 1)交易单号 2)捐赠人收挂号信详细地址 3)捐赠人真实姓名 4)捐赠人联系电话 5)微博支付成功凭证:微博钱包交易凭证截屏 详询:010-58138033/58138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