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款中
常***攀04.06 11:28
公益无大小,行动即榜样!7.00元
爱心网友03.31 08:02
跟我一起,为爱添力!10.00元
爱心网友03.29 08:02
跟我一起,为爱添力!10.00元
嘉***暖03.25 08:21
公益无大小,行动即榜样!10.00元
涧***生03.25 08:03
公益无大小,行动即榜样!10.00元
爱心网友03.24 22:10
跟我一起,为爱添力!1.00元
木***003.18 22:35
一起向善良致敬!5.00元
塞***午03.18 21:00
一起向善良致敬!1.00元
木***003.14 22:01
公益无大小,行动即榜样!5.00元
爱心网友03.10 22:35
公益无大小,行动即榜样!1.00元
03.212025
近日,发表于美国微生物学会期刊《Microbiology Spectrum》的一项题为“新深古菌的功能见解揭示了它们在秘鲁亚马逊泥炭地中代谢的多样性”(Functional insights of novel Bathyarchaeia reveal metabolic versatility in their role in peatlands of the Peruvian Amazon)的新研究表明,比沙粒小数千倍的复杂微生物可以塑造庞大的生态系统并影响地球气候。这些微生物在碳循环中发挥着双重作用,并有可能缓和或加剧气候变化。这一过程既可以稳定碳以进行长期储存,也可以将其作为温室气体(特别是二氧化碳和甲烷)释放到大气中。
由中国绿发会提交
08.302024
近期,一组关于秘鲁亚马逊丛林中孤立的马什科皮罗(Mashco Piro)部落的影像引发全球关注,多家媒体都报道了此事。这些影像记录下了数十名部落成员出现在河岸边,向附近村落索要食物的场景。这一事件,再次凸显了这些原始部落所面临的严峻生存挑战。 马什科皮罗部落,或更准确地称他们为“诺莫勒人”,是生活在秘鲁亚马逊热带雨林深处的一群游猎采集的原住民。他们极力避免与外界接触,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并曾遭受过惨烈的历史遭遇,如被贩卖为奴隶。“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小编注意到维基百科的介绍,近年来,由于非法伐木和外界活动的增加,他们与人类的接触逐渐频繁,但秘鲁政府出于保护他们的目的,禁止与他们直接接触。 对于这些与现代文明几乎隔绝的部落而言,疾病是最大的威胁之一。长期与世隔绝的生活使得这些部落成员的免疫系统没有机会接触到现代社会中常见的病菌。一旦接触,他们很容易感染并患上严重的疾病,甚至死亡。而且,这些部落通常生活在医疗条件极差的地区,缺乏基本的医疗设施和药品。外来者携带的病菌,如感冒、流感、麻疹等,对于这些部落成员来说都是致命的。
由中国绿发会提交
12.122023
近期,由于强烈的厄尔尼诺现象和大西洋北部热带地区的海水变暖,导致巴西亚马逊地区高温持续升级,野火和干旱状况不断恶化。在巴西北部,热浪和长期干旱正威胁着当地经济、人民和野生动物。再加之野火频发和不断蔓延,2023年9月,巴西亚马逊州地方政府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亚马逊部分地区的极端干旱导致河流水位急剧下降,暴露出数十个通常被淹没的岩层,这些岩层可能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 河岸上露出雕刻虽让科学家和公众感到高兴,但也引发了人们的忧虑——内格罗河50年或100年后是否依然存在? 近期,巴西亚马逊地区的干旱大幅降低了河流水位,极大影响了这个依赖纵横交错水道运输和供应的地区。巴西政府已向该地区提供紧急援助,往日熙熙攘攘的河岸已干涸,到处都是搁浅的船只。 据专家称,2023年的干旱情况由于厄尔尼诺现象而恶化,厄尔尼诺现象是太平洋上空的一种不规则气候模式,扰乱了正常天气,加剧了气候变化的影响。
由中国绿发会提交
07.252023
我们的亚马孙热带雨林生态监测项目的野外科研团队,参与了英国政府关于可持续利用和气候变化的项目,因此我们的这个雨林生态监测得以继续进行,首席科学家理查德 鲍德默教授被授予皇家艺术学会(RSA)会员资格,这对理查德 鲍德默教授来讲,是一个莫大的荣誉。皇家艺术学会(RSA)成立于1754年,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可持续利用”一词的机构,该协会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和积极的社会变化。
由中国绿发会提交
04.112023
进化生物学中最具争议的问题之一是,亚马逊河流域的物种是如何变得如此丰富的?一项以鸟类为重点的新研究调查了亚马逊河的流动是如何促成该地区异常的生物多样性的。由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随着小型河流系统的变化,它们会刺激新物种的进化。这些发现还揭示了亚马逊地区以前未知的鸟类物种,这些物种只在这些奔流不息的河流系统附近的小区域中发现,使它们面临即将灭绝的高风险。这项研究的详细内容发表在《科学进步(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 亚马逊河流域的低地雨林比地球上任何其他陆地生态系统都拥有更多的多样性。它也是一个全球重要的生物群落,拥有地球上约18%的树木物种,承载的淡水量超过了世界第二至第八大河流流域的总和(亚马逊河水流量世界第一)。长期以来,研究人员一直在想,亚马逊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如何产生和积累的,并对此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由中国绿发会提交
01.092023
保罗·里奇博士(Paul Ritchie)最近在《通信地球与环境》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相关研究发现,在模型和观测中,亚马逊雨林的干燥与温度季节循环幅度的增加有关。 “从观测到的温度数据,我们现在可以推断,亚马逊已经持续干旱超过一百年了。地球系统模型预测,在全球变暖的情况下,未来会持续干旱,因此,我们有更多的理由担心亚马逊雨林因气候而消亡。”保罗·里奇来自埃克塞特大学数学与统计系。 正如资深学者彼得·考克斯(Peter Cox)教授所说,“这些研究一起为检测可能导致亚马逊森林退化的干旱提供了更坚实的基础,但它们也加剧了我们对气候变化下森林退化的担忧。”
由中国绿发会提交
09.282022
巴西国家航天局(INPE)的数据显示,从2022年1月1日到9月18日,卫星监测已经检测到75,592起火灾,已经高于去年全年检测到的75,090起。 这对亚马逊热带雨林来说是非常严峻的消息。自2019年1月以来,巴西亚马逊地区的年均森林砍伐量与前十年相比增加了75%,去年破坏的森林覆盖面积几乎相当于波多黎各的面积。 专家表示,亚马逊的火灾主要是由非法农民、牧场主和投机者清理土地和焚烧树木造成的。 尽管破坏不断发生,但当地政府还是削减了环境执法行动的预算,并推动将受保护的亚马逊土地开放采矿业务。 对亚马逊来说,这是令人担忧的一年,因为亚马逊是抵御全球变暖的一个重要缓冲区。 而巴西亚马逊地区上个月的森林砍伐量几乎是2021年8月的两倍,达到1661平方公里(641平方英里)。而自从8月份随着干燥天气的到来,森林火灾的数量已经飙升。 根据巴西国家航天局的数据,今年已经有多天超过了2019年8月10日闻名的"火灾日",当时在北部的帕拉州烧毁了大量被砍伐的雨林。随后,大火将浓烟一直送到约2500公里以外的圣保罗,并引发了全球的强烈抗议。
由中国绿发会提交
06.242022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绿会)国际部从世界知名期刊获悉,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在开展了一项大规模泛亚马逊河调查后发现:亚马逊河淡水物种的生物多样性面临着巨大的捕捞压力。 由康奈尔大学研究人员领导的一组国际科学家首次对泛亚马逊河展开了大规模调查,结果显示,亚马逊河淡水物种的生物多样性面临着巨大的捕捞压力。他们基于对巴西和秘鲁数十年的渔业登陆记录(如渔民留下渔获物的港口)的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提供蛋白质和其他必需营养素的能力受到了威胁。
由中国绿发会提交
03.092022
近日,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南南大科学计划2022年工作会议上,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国绿发会)决定正式启动这一南南大科学计划。今年8月,由中国绿发会派出的一支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团队,将前往拉美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并开展访问研究。 按计划,这支前往南美洲调研考察的国际团队,将在今年8月中下旬至九月中下旬,首站抵达玻利维亚。此后,将依次前往巴西、巴拿马、厄瓜多尔、秘鲁等国,其工作内容将主要围绕亚马逊雨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原住民社区的弱势群体帮扶、及传统文化保护方面的项目而开展。这也是中国绿发会继2021年5月成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南南大科学计划以来首次向海外派出调研团队。
由中国绿发会提交
11.232021
COP26大会 关键在于,全球甲烷承诺中并未提到加入承诺的发展中国家将获得何种补贴。以巴西为例,其亚马逊雨林的砍伐80%的致因是牛的放牧。他们最需要的不是承诺,而是用于产业转型和亚马逊森林生态修复的援助。想要帮助全球减少甲烷排放,发达国家可以做的最直接行动就是交付此前的1000亿美元气候变化资金。
由中国绿发会提交
06.222021
“亚马孙热带雨林生态监测线上实习”正式启动,第一期7月5日开幕,为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碳汇功能予以定量分析,为气候尖兵校际伙伴计划达峰碳中和提供碳途径。实习研究课题包括:1)气候变化:亚马孙雨林产生的氧气占全球氧气总量的三分之一,亚马孙生态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作用,包括水淹森林生长状况,栖息地生态情况。2)生物多样性保护:包括亚马孙珍稀濒危物种,粉豚、金刚鹦鹉、凯门鳄、树蛙保护现状,鸟类及鱼类相关调查分析。3)社区参与型保护:生态环境离不开当地居民日常活动的影响,积极促进和倡导当地印第安土著环保意识,是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之一。4)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所提交的亚马孙热带雨林生态现状与气候变化科研报告提供协助。欢迎参与
由中国绿发会提交
03.222021
3月21日,是“世界森林日”,再次警醒世人,保护并善待森林,人类才能得以繁衍生息。为了人类与森林长久共存,当务之急,应该多管齐下拯救森林资源。要严格控制林木砍伐量,杜绝非法伐木行为;其次,要规范国际木材交易行为,在国际和国家两个层次上建立木材认让和标识制度,从而达到国际市场交易的任何木材均是出自可持续经营的森林的目标;最重要的还是改变人类的生产消费方式,提倡健康、绿色、节约的生产消费方式,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才能保证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由中国绿发会提交
03.162021
亚马孙热带雨林生态监测野外科考项目的首席科学家理查德·鲍德默教授(Prof. Richard Bodmer) 在疫情之下,仍然坚持在野外科考。目前他和两个科考队员及一名厨师,共四人,在亚马孙号野外科考船上。因为疫情防控,每次从团队科研人员的常驻地 - 伊基托斯市出野外的时间为一个月。 为了节约科考船上的动力燃油,野外科考团队在船上安装了太阳能发电设施,可供船上照明、电脑用电和厨房电炉用电。 每天仍然在雨林深处开展陆地固定样带监测野生动物、金刚鹦鹉、亚马孙粉豚调查。 因为人类活动大减,这一片世界上最大的水淹森林,所见到的野生动物数量比以往多,一片祥和的景象。 为了继续坚持野外科考并筹措所需资金,理查德教授和守望地球计划在6月到8月期间,开展亚马孙热带雨林生态监测线上实习计划,理查德教授需要添置一部功能较全的智能手机和路由器,以便更好的接收WiFi信号。 图为红外相机捕捉到的镜头,食蚁兽,绢毛猴,黑领鹰,次豚鼠
由中国绿发会提交
07.172020
鉴于野外科研团队自疫情爆发以来,一直处于资金断流困境,守望地球正在与首席科学家理查德·鲍德默教授,一起策划一个"疫情下亚马孙热带雨林线上生态监测",以便由守望地球招募青少年参加线上远程监测活动,每人缴纳一定的费用,以帮助野外科考团队度过难关。
由中国绿发会提交
05.072020
截止2020年4月26日,新冠疫情在秘鲁的确诊人数达到25331人。亚马孙热带雨林生态监测野外科考项目最近的城市 - 伊基托斯,也处于封城状态。工作人员和科考队员的健康和安全问题,变得更加突出。我们将寻求更多捐款支持,以便我们对当地社区参与型生态监测和保护工作,得以持续下去。
由中国绿发会提交
05.072020
守望地球科学家理查德·鲍德墨教授荣获秘鲁国家科学委员会授予的"秘鲁顶尖科学家"殊荣! 理查德·鲍德墨教授在邮件中说: 之所以能够获此殊荣, 是因为我得到了守望地球给予我的长期支持和奉献!我非常感谢你们多年来对我们项目的所有支持"
由中国绿发会提交
10.102019
今 年 8 月 ,守望地球野外科研志愿者团队深入全球1/3氧气的来源所在地, 素有“地球之肺”美称的亚马孙热带雨林协助剑桥大学动物学博士及其科研团队系统、全面地完成了一线野外科研数据采集,为科研团队制定保障全球氧气供应的科学方案,持续提供坚实的数据和理论基础。
由中国绿发会提交
10.102019
守望地球亚马孙热带雨林生态监测野外科考团队,在秘鲁文化部官员和伊基托斯市交通局长的见证下,向当地民众展示了从中国引入两辆宗申牌电动三轮车,引起热烈反响,被当地媒体誉为“生态车”。
由中国绿发会提交
06.042019
@中国绿发会 发起了公益项目【守护地球之肺亚马逊】,期待您的关注与支持!
由中国绿发会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