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款中
善款接收:深圳市社会公益基金会
>实施地区:国内
联系人:丘聪翡
联系方式:075525595900
联系邮箱:project@szscf.org.cn
机构住所:广东深圳深圳市福田区红荔路1001号青少年活动中心4栋天象馆5楼502室
登记管理机关:广东省民政厅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534400005026760003
慈善组织法人登记证书:点击查看
慈善组织公开募捐资格证书:点击查看
我***h05.28 08:10
助力公益,让我们从现在开始!10.00元
和 探清水河_张云雷个站 一起捐
柚***嬅05.27 23:58
助力公益,让我们从现在开始!1.00元
潮***岸05.27 21:28
用关注传递温暖,让行动表达关爱!1.00元
秋***想05.27 20:37
用关注传递温暖,让行动表达关爱!1.00元
小***头05.26 08:09
一起向善良致敬!10.00元
和 明澈大哥 一起捐
爱心网友05.25 16:00
助力公益,让我们从现在开始!10.00元
千***天05.25 08:07
一起向善良致敬!6.00元
宫***宇05.25 07:22
助力公益,让我们从现在开始!1.11元
和 探清水河_张云雷个站 一起捐
-***-05.23 23:12
跟我一起,为爱添力!2.10元
看***a05.22 23:48
公益无大小,行动即榜样!1.00元
05.102022
受疫情持续影响,项目地附近海域已封海,项目团队也已将所有放置的设备收回。根据之前一年的工作,我们发现中华白海豚的声呐监测呈现出了季节性规律。在监测位点,枯水期中华白海豚声呐信号监测率明显高于丰水期。并且我们发现中华白海豚的声呐监测呈现出了一定的昼夜节律。在丰水期,监测位点中华白海豚声呐监测率在白天高于夜间。在枯水期,中华白海豚声呐监测率在夜间高于白天。我们推测这样的结果大概率还是因为中华白海豚的迁徙导致这样的。枯水期动物主要栖息在近岸区;丰水期动物外迁至近海区。
由深圳市社会公益基金会提交
02.102022
近期,项目人员顶着大风大浪出海进行声学设备的维护,1月的天气已经有了些许凉意,再加上天气较为阴沉,也对海上的设备更换工作造成了一定影响。此次出海,由于上次并未成功找寻到新的点位放置设备,此次项目人员并未进行设备的回收清洁工作。但由于海上风浪过大,为了安全起见,并未放置新的设备下水,顶着1月的大风,潜水员成功在新的点位放置了设备。回到岸上,我们的项目人员还由于项目地所处区域成为中风险区域被集中隔离,新的一年也面临着种种新的挑战。根据前两季度收集到的数据显示,我们在这片水域收集到了大量的中华白海豚声呐信号,并且没有收集到其他鲸豚类的信号,我们也将进一步把收集到噪音与中华白海豚声呐信号做进一步的分析整合,希望可以更好的了解到中华白海豚对于这片海域的整体利用模式,也能够有更多的人可以关注到中华白海豚的生存现状,共同守护我们的蔚蓝海洋。
由深圳市社会公益基金会提交
11.102021
近期,项目人员如期与海上工作人员一同前往项目地进行水下声学设备的更换工作。11级的大台风刚过,大家非常担心水下声学设备的安危。毕竟在过去的几个月,台风天气已经让我们损失了不少的设备。出海半小时左右,我们到达了保护区边界处的浮标点位附近。定睛一看,发现台风过后的浮标受损了,发生了倾斜的状况。见这情形,潜水员和工作人员们开始祈祷,水底录音机还固定在浮标下方。众人屏气凝神,直到潜水员手持设备露出水面的那一刻,才算松了一口气。希望收集到的声学数据可以更好的了解到中华白海豚对于这片海域的整体利用模式,也能够有更多的人可以关注到中华白海豚的生存现状,共同守护我们的蔚蓝海洋。
由深圳市社会公益基金会提交
08.312021
7月中旬,天气预报有台风将从广东沿海登陆,台风的到来,可能导致我们的声学设备受损或遗失。声学设备的遗失不仅仅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而且会让监测到一个月的数据遗失,这将很大程度影响项目的进展。趁着风浪还没大,项目的工作人员及潜水员团队临时出海将多个位点的声学设备回收。由于项目地所处位置处于河口区域,所以海水当中混有大量的泥沙,这片海域的水下能见度非常低,所以每一次水下工作,对潜水员来说都是一次不小的挑战。两位潜水员依靠多年的相互配合,成功将多个点位的设备回收,也希望后续能在这些设备中找到更多记录到的白海豚的声音。
由深圳市社会公益基金会提交
02.052021
2020年年末,由中华白海豚保护联盟、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及一个地球等NGO组织共同主办的 “第七届海峡两岸及港澳鲸豚研究和保护研讨会”在厦门宾馆顺利召开。来自大陆的鲸豚专家学者、政府主管部门和NGO代表共150余人现场参会,并有来自台湾和香港地区,以及日本的专家线上参会。本次会议共收集摘要68篇,口头报告49个,墙报8个。WWF与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在此次会议上,通过墙报的形式发布了《珠江口海域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紧急保护行动2020》。该报告为2019年8月初举办中华白海豚工作坊的成果,希望通过与中华白海豚各利益相关方商讨如何更有效地保护中华白海豚,以扭转目前不断下降的趋势。此紧急保护行动计划是由活跃于大湾区的鲸豚专家、学者、海洋资源管理人员和保护专家所共同提出的,旨在减缓及稳定下降中的海豚数量,并为海豚种群的恢复提供良好的基础。 除此以外,项目同事对海南的海洋生态环境及周边社区开展了一次初步的调研,并了解到了海洋牧场的相关工作。并探讨了更为可持续的海洋养殖模式及在地渔民共同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由深圳市社会公益基金会提交
11.162020
2020年10月9日,我们收到了上海森气贸易有限公司通过银行账户捐赠的5000元资金,按照捐赠方意愿将全部用于微公益《守护中华白海豚》项目。最后,再一次感谢上海森气贸易有限公司及所有为中华白海豚项目付出爱心善款、时间以及传播的各位爱心网友。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具有前瞻性的公益行为,在这条道路上,有缘相遇,携手相伴,我们才能走的更远。
由深圳市社会公益基金会提交
11.092020
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中,《守护中华白海豚》项目从700多个项目中脱颖而出,最终被评选为百强项目,在十月初,项目组也收到了组委会给到的证书,希望中华白海豚可以受到更多的关注!10月初,项目同事前往深圳当地两家超市进行海鲜相关调研,调研中除了发现了带有MSC、ASC标识的环境友好型海鲜之外,还发现了一个带有“海豚友好”标识的金枪鱼罐头食品。球球也想呼吁大家选择带有环境友好表示的海鲜,让中华白海豚能吃到更多鱼。 10月中旬,项目同事前往海南,对蓝碳的试点进行了初次考察。为期两天的考察中,同事走访了位于儋州市和三亚市的共3个位点。希望通过已被纳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议》的红树林的蓝碳入手,在海南的废弃池塘中开展造林的项目,修复所在池塘的生态,并支持到当地的可持续生计。作为减缓气候变化的最有效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之一,蓝碳不仅意味着碳,还意味着许多其他重要服务,包括生物多样性,渔业等。在这里提出一个在一个废弃池塘中使用蓝碳的项目,以便为全球性废弃池塘问题提供一种面向气候变化的解决方案。也希望通过建立水文,动植物群落来恢复废弃的池塘的同时能缓解渔业资源不足等问题对于中华白海豚的威协
由深圳市社会公益基金会提交
09.232020
@深圳市社会公益基金会 发起了公益项目【守护中华白海豚】,期待您的关注与支持!
由深圳市社会公益基金会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