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当珍·古道尔博士鼓励12名坦桑尼亚学生,以成立根与芽小组、发挥青年力量去解决当地社区存在的环境与社会问题时,可能并没有想到,根与芽会在将来成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环境教育项目之一。
然而,珍博士可以想见并始终坚信的是“希望”存在于青年人的行动当中。这个社会一直存在着那些富有同情心和责任感的年轻人,他们“关爱”自然、寻求改变、具有强大的行动力。所以,根与芽在创立之初,就重视青年人的力量鼓励并支持他们开展保护自然与生态的“行动”。
1994年,中国大陆的第一个根与芽小组在北京成立。2017年,我们正式注册为公益组织。20多年的发展,我们已经在全国建立了800多个小组,拥有30000多名成员,开展的活动和项目累计影响了数百万人。
根与芽在做些什么?
围绕着我们的使命和宗旨我们长期开展青少年赋能和灵长家园全境守护两项工作。
【青少年赋能】
我们一直通过设计青少年适合参加的项目,来提升他们的环保知识、理念和行动力。比如“你好,燕子”、“水地图”、“心田计划”等都着眼于让孩子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我们重点推出“Next Jane”青年领袖培育计划和大学生生态支教项目为青少年的行动带去更大的支持。
【“Next Jane”青年领袖培育计划】
着眼于培养像珍·古道尔一样的关怀型青年环保领袖,去聚焦社会或环保存在的问题。我们会通过1年的时间选拔并培育1—3名青年环保领袖,长期陪伴他们成长,并通过他们的成长激励更多的青少年采取行动、做出改变。
大学生生态支教致力于通过发动大学生根与芽小组组建生态支教队伍,为中小学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中小学校学生提供环境教育。2018年起,已经有超过21个省市自治区,80多个根与芽小组完成了超过400次的支教活动,为1万余名中小学生开展了支教课程,提升了他们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中小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另一方面,根与芽小组自身也在不断实践环保行动。
在山东,从2018年起,小组成员就开始守护黄、渤海区域的东亚江豚。
在武汉,小组成员用影像记录并保护着长江的濒危鱼种。
在东营,小组成员为城市雨燕搭建人工巢穴,全城参与保护城市野生动物。
正是因为这一个个小组,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了青少年希望的力量,也更坚定了我们支持青年开展环保行动的决心。
灵长家园全境守护
1960年,珍·古道尔博士走进了坦桑尼亚的冈比丛林,开始了她研究和保护黑猩猩的一生,她发现了黑猩猩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比如会使用工具、拥有情感、非纯素食,而与黑猩猩一样,其他灵长类动物也有着神秘而有趣的世界。
但是,让我们忧心不已的是,它们也同样面临危机,60%的灵长类动物已经濒临灭绝。在中国,灵长类动物的现状同样不容乐观,栖息地的破坏和碎片化是它们面临的最大的挑战,非法野生动物贸易、丛林肉贸易等更让他们的生存岌岌可危。
长臂猿依赖原始森林的高大乔木,栖息地破坏对它们带去的影响最大,濒危程度最高。
其中,海南长臂猿仅分布在海南岛,种群数量30余只,天行长臂猿仅分布于云南,种群数量不足200只,东黑冠长臂猿在广西靖西分布,国内种群数量约为30只。
白头叶猴生活在广西的喀斯特地貌,在人类的保护下,物种和栖息地得到了恢复,但是种群数量依然很低,约为1200只。
藏酋猴是中国猕猴属中最大的一种,虽分布广泛,但种群数量也仅有2000只左右。
各类金丝猴因为具有灵气的长相而备受人们喜爱,但是它们依然逃脱不了种群数量减少的危机。
因为珍博士研究与保护黑猩猩的渊源和灵长类动物面临的困境,根与芽启动了“灵长家园全境守护”项目。一方面,我们通过“黑猩猩伊甸园”计划,让爱心人士可以通过云认养黑猩猩支持非洲当地庇护所的黑猩猩救助和保护工作。
我们也计划通过“你好,黑猩猩”项目,对国内圈养环境下的黑猩猩生存现状进行调查。
另一方面,我们与国内灵长类保护组织和保护地合作,推出灵长保护全民科普计划,依托根与芽小组进行宣传科普,共同守护灵长动物的生存家园。
我们希望您成为根与芽伙伴
共同关注和支持那些可以给未来带去改变的青少年
共同守护黑猩猩及中国境内的濒危灵长动物的家园
一杯咖啡或是一个汉堡的金额,都将助力推进切实的保护行动,支持一个孩子的环保梦想,让灵长动物的栖息地可以大一些,让我们可以更好地践行珍博士的理念,以“关爱与行动”共同绘制未来的“希望”。
为什么要成为根与芽伙伴
20多年,根与芽从项目办公室发展成为民政局注册的公益组织,深刻了解到稳定的收入来源对于支撑机构运营和项目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希望根与芽能够有一支稳定的项目执行团队,并可以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共同为保护事业培育青年力量,推进各项保护工作更切实地执行。而公众筹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这个目标。
我们会如何使用善款
项目执行计划
亲爱的捐款人,爱德基金会可以为捐款100元(含)以上的微公益网友开具个人捐赠票据。发送:1)信详细收件地址;2)捐赠人真实姓名;3)捐赠人联系电话;4)支付成功凭证截图,至邮箱zhongxiaojie@amity.org.cn。爱德基金会将为您开具捐赠票据,并统一以挂号信方式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