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网友08.28 10:01
一起向善良致敬!10.00元
爱心网友08.27 21:51
跟我一起,为爱添力!10.00元
勇***坨08.22 09:33
助力公益,让我们从现在开始!1.00元
我***菜08.19 19:34
用关注传递温暖,让行动表达关爱!3.00元
吃***l08.16 08:11
用关注传递温暖,让行动表达关爱!1.00元
死***友08.16 08:05
公益无大小,行动即榜样!4.16元
和 朱一龙的小笼包 一起捐
你***_08.13 07:42
助力公益,让我们从现在开始!1.00元
爱心网友08.11 08:01
公益无大小,行动即榜样!30.00元
爱心网友08.05 14:44
跟我一起,为爱添力!1.00元
爱心网友08.02 03:30
公益无大小,行动即榜样!1.00元
03.132025
【项目进展】2025年年初,执行团队前往珲春大马哈鱼项目地,在零下20摄氏度的冰冻河面,进行大马哈鱼野外产卵场调查工作。之所以选在冬季进行野外调查,是因为大马哈鱼产卵河流的特点为河底不时有小涌泉且水流很稳定,温度高于河水,可以让河面有一处常年不冻。所以如果符合这些条件,那么它起码是符合大马哈鱼产卵场一半以上的条件了。这次项目地的野外调查,一共行走了20多公里,发现了一处不冻河也的确满足大马哈鱼产卵场的条件,但仍没有发现任何小鱼苗的踪影,所以团队成员有计划将此处打造成大马哈鱼产卵。找到此处也算是这次野外调查的最大收获了。随着温度不断的升高,冰冻的河水将慢慢融化,团队成员也将密切关注河流情况,待室外环境满足野外大马哈鱼增殖放流条件时,我们会将2024年繁育的大马哈鱼苗送入河流,它们将慢慢集结成群结队的开启长达4年的“旅程”。
由爱德基金会提交
08.282024
项目下线说明
由爱德基金会提交
07.092024
2024年6月30日,执行团队成员前往珲春项目地与珲春鲑鱼放流站联合开展鲑鳟鱼类科普宣讲活动,此次活动共分为上午、下午两场进行,大家先是参观鲑鱼孵化车间,紧接着前往河边,通过直播间观看我们水下设备拍摄到的河流中的小鱼苗。
由爱德基金会提交
04.232024
在第55个世界地球日即将到来之际,经过了7个多月培育的大马哈鱼苗,分别在4月18日、4月19日在吉林省的珲春市下洼村、黑龙江省东宁市新立村举办了春季大马哈鱼放流活动,放流现场分别放流60万尾大马哈鱼苗、40万尾大马哈鱼苗。放流鱼苗均经农业农村部门检疫、资质检测机构检测合格。放流现场公证机构进行公证,确认合法有效,符合增殖放流条件。据悉这批鱼苗入河后,将在河流中短暂停留,随后经入河口进入大海,开启长达3-4年的远游。
由爱德基金会提交
03.282024
2024年3月,在冰雪还未完全融化的季节,执行团队成员前往抚远项目地,查看正在暂养池中慢慢成长的大马哈鱼苗,据驻地的工作人员介绍,大马哈鱼苗母亲进入平游期,已经开始进入进食阶段,每天都会定时定量的给鱼苗投喂饲料,并查看鱼苗的成长情况。工作人员介绍,按照目前的鱼苗成长情况,预计在4月末,将送这40余万尾的大马哈鱼苗入河降海。 执行团队在项目地考察时,同时参加了抚远市2023年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培训班,在帮助大家提升在各自岗位技能的同时,也给伙伴们创造了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让大家携手并进共同进步。
由爱德基金会提交
01.162024
2024年1月5日,执行团队成员搭乘项目地工作人员的采购车,来到珲春大马哈鱼繁育孵化地。刚到项目地团队成员第一时间进入繁育孵化车间,查看2023年秋季通过新设备繁育的大马哈鱼苗,因为繁育的批次数量不同,大马哈鱼苗所处的阶段也并不相同,有些鱼苗的鱼卵刚刚进入发眼卵阶段,有些鱼苗已经进入卵黄囊阶段,还有一些鱼苗已经进入平游期。
由爱德基金会提交
11.242023
11月中旬,执行团队伙伴前往珲春项目地与在地小伙伴,一同对野外洄游的大马哈鱼进行繁育,在此次繁育过程中我们使用了更为先进的设备对大马哈鱼鱼卵进行了挑拣工作,此次设备的使用既减轻了伙伴的工作强度,也更精准的挑拣出没有发育完全的鱼卵,大大提高伙伴们的工作强度。
由爱德基金会提交
08.252023
2023年8月19日--8月24日,让中国大马哈鱼回家公益项目执行团队,前往珲春、东宁项目地安装调试水下监控设备,为即将洄游的大马哈鱼拍摄珍贵的洄游影像资料。
由爱德基金会提交
05.312023
5月10日,让中国大马哈鱼回家公益项目执行团队,邀请了爱德基金会的伙伴来到珲春大马哈鱼放流站,参加大马哈鱼放流活动,此次放流的大马哈鱼苗是去年经过7个多月,珲春项目地工作人员悉心照顾,慢慢长大的大马哈鱼苗。 此次放流的地点选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国家公园核心区的大荒沟,从项目地驱车到大荒沟需要40多分钟,为了保证大马哈鱼苗在此期间可以顺利的抵达目的地,项目地工作人员为大马哈鱼苗装袋、打氧以备在目的地到达前保持活力。 到达目的后,在工作人员接力式的方式下,伙伴们将一袋袋鱼苗抬到河边,送一袋袋小鱼苗入河降海,开启4年的远航。放流结束后,让中国大马哈鱼回家公益项目执行团队成员,邀请爱德基金会的小伙伴探讨保护大马哈鱼的方式方法,希望通过大家共同努力下,让更多的公众了解到大马哈鱼的项目,让更多人参与到项目中来。
由爱德基金会提交
02.232023
2023年2月7日,让中国大马哈鱼回家公益项目的执行团队成员,前往珲春项目地,对珲春密江河野外大马哈鱼产卵场进行考察。
由爱德基金会提交
11.082022
天气逐渐变冷,大马哈鱼们历尽艰难逆流洄游到家乡。 不久前,驻扎在珲春项目地的伙伴们,在密江河水域调研时,发现了被野兽和鸟类啃食的大马哈鱼体。 这些鱼体是繁衍后死去的,它们用自己的身体滋养了河流和大地。 这也反映了密江河具备大马哈鱼洄游产卵的良好自然条件。
由爱德基金会提交
09.202022
9月,“让中国大马哈鱼回家”公益项目绥芬河东宁项目地的渔民志愿者,自8月开始协助我们对绥芬河流域的多个水域点位,进行水质检测,为即将在秋季洄游的大马哈鱼做好准备工作。
由爱德基金会提交
07.222022
7月“让中国大马哈鱼回家”公益项目执行团队成员,前往东宁大马哈鱼项目地进行该流域鱼类资源图的绘制、进行该水域情况检测,为即将在秋季洄游的大马哈鱼做好准备工作。
由爱德基金会提交
05.052022
春回大地,万物争荣。4月21日、4月29日两天时间里珲春、东宁、抚远等三处大马哈鱼繁育孵化项目地相继送149万尾大马哈鱼苗入河降海,开启它们鱼生的冒险之旅,加入我们,相信在各位伙伴的努力之下,可以让更多的大马哈鱼早日回家!
由爱德基金会提交
03.022022
2月,气温开始回暖,即将告别寒冬,执行团队成员协同孵化器设备厂家负责人前往抚远、珲春大马哈鱼项目地检修孵化器及相关设备,看望鲑鱼宝宝。放流站的鲑鱼宝宝正在健康的成长,只待春天冰雪融化河水水温适合后就可以入河降海开启它们的旅程。
由爱德基金会提交
11.022021
10月19日至30日期间,执行团队前往东宁驻点东宁放流站,了解洄游的大马哈鱼资源情况,并辅助东宁鲑鱼放流站工作人员开展繁育工作。
由爱德基金会提交
10.212021
金秋十月,正是大马哈鱼洄游季。 执行团队在珲春、抚远、东宁、饶河开展工作,抚远、东宁放流站更新了孵化设备,新设备可以大大提升大马哈鱼鱼苗的成活率。 让我们一起期待更多大马哈鱼苗在这个季节里岀生。
由爱德基金会提交
09.072021
7月7日,珲春大麻哈鱼人工增殖及冷水养殖座谈会在珲春召开。 与会领导和专家围绕大麻哈鱼人工增殖放流及冷水养殖进行了深入座谈交流,一致认为,大麻哈鱼的保护和产业发展是国家战略。同时表示,将全力以赴支持珲春发展海洋经济,探索海洋经济多边合作模式,加快推进珲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
由爱德基金会提交
06.112021
告别温柔的春风,迎来火热的六月。在大马哈鱼幼鱼入河降海后,执行团队工作人员前往抚远项目地,与当地工作人员总结在去年大马哈鱼孵化过程中新设备的使用经验,并调研鲟鳇鱼的繁育工作。
由爱德基金会提交
05.272021
饶河县中断39年大马哈鱼增殖放流活动,在5月20日上午,乌苏里江支流大别拉炕河畔重启,本次共计放流了58万尾大马哈鱼苗,至此2021年黑龙江流域、图们江流域、绥芬河流域大马哈鱼放流活动全部结束。接下来,静待秋季洄游大马哈鱼吧!
由爱德基金会提交
04.272021
风劲水美的四月,经过7个月人工饲养的101万尾大马哈鱼苗,陆续在珲春、东宁相继入河降海,开始繁衍生息。科学的人工增殖放流是恢复大马哈鱼种群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使河流水生生物资源得到了明显恢复,改善河流的生态环境,提升我国大麻哈鱼的“鱼源国”地位。5.1之后,抚远、饶河等地将陆续放流。
由爱德基金会提交
03.162021
东北大地的三月,万物复苏。 由于这个冬季的平均气温较高,生活在车间里的大马哈鱼苗已提早进入平游人工投喂阶段,只待河流解冻融化之时,它们将降海开启新的生活。 感谢大家对“让中国大马哈鱼回家”项目的持续关注,相信在我们共同努力之下,让更多的大马哈鱼回家!
由爱德基金会提交
02.222021
@爱德基金会 认领了公益项目【让中国大马哈鱼、鲟鳇鱼回家】,期待您的关注与支持!
由爱德基金会提交
02.202021
@让大马哈鱼回家 发起了公益项目【让中国大马哈鱼、鲟鳇鱼回家】,期待您的关注与支持!
由让大马哈鱼回家提交
02.202021
@让大马哈鱼回家 发起了公益项目【让中国大马哈鱼、鲟鳇鱼回家】,期待您的关注与支持!
由让大马哈鱼回家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