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被称为“中国最珍贵的绿色宝库”,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是中国生物多样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中国35个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域之一,也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和碳汇减排等环境问题的重要支撑区域。阿尔山地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属于大兴安岭山脉中段,与蒙古接壤,边境线长达93km。蒙古原羚(Procapra gutturosa),俗名黄羊,2021年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目前在我国分布区主要局限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左旗和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东乌珠穆沁旗等地。近年来,极端天气为蒙古原羚的生存带来了压力,因此有必要开展蒙古原羚等濒危野生动物的巡护监测,有针对性地开展保护救助,对受伤的蒙古原羚个体进行救助,使其通过救护和治疗恢复健康。
二、项目目标
1.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不断积累和总结野生动物保护救助经验,为野生动植物保护救助及监测活动提供决策依据,更好的保护自然资源。
2.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让社会公众认识到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性,不断提升社会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
3.通过项目的实施,提高巡护监测与保护救助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从而为蒙古原羚等濒危物种的监测、保护救助项目取得理想成效打下坚实基础。
三、项目区域介绍
该项目建设地点在阿尔山森工公司境内,涉及阿尔山森工公司下辖14个管护林场生态功能区,地处大兴安岭主脉南部中低山区,属典型中山山地地貌,是内蒙古高原大陆性气候区,属于大兴安岭山地寒温带湿润气候区的南缘,并具有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根据调查数据与分析,阿尔山生态功能区动物种类多样,属于生物多样性富集地区。
四、项目内容
(一)建设保护救助设施。购置移动式救助站1座及配套围栏。救助站结构按项目需要定制。根据蒙古原羚等濒危物种一年四季的活动规律,选择交通便利、救助及时、视野开阔、环境安全的地点安置救助站。蒙古原羚频繁出没和聚集地带往往距离较远,在适宜地段安置移动式救助站,可提高对蒙古原羚等野生动物的救助效率。围栏与移动式救助站相互配合使用,用于围挡被救助蒙原羚的运动场所及喂养场所。并及时添置救助草料,在冬季为蒙原羚进行补饲。
(二)提升巡护监测能力购置雪地摩托、皮卡车、兽医出诊箱、兽用红外线体温计、野外巡护防寒服、对讲机等野外巡护救助设备。组建巡护队伍,根据实际情况,聘用临时巡护救助人员,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四月进行巡护救助工作,加强野外巡护救助及监测力度。组织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保护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
五、项目预算
2024年项目在互联网公募平台以单个爱心包的形式向公众募集,标准为20元/个。项目管理费不超过执行费用的10%,具体预算如下:
六、2024年项目执行计划
2024年,“大兴安岭濒危物种守护计划”公益项目将依托互联网平台优势,发布丰富的线上传播推广内容和项目进展,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积极筹集社会资金。项目将按照互联网平台要求,通过财务披露报告更新资金使用情况。全年工作开展计划如下:1月至2月,根据民政部要求,完成项目备案及互联网平台上线工作。3月至11月,利用互联网平台的传播优势,每月更新自然科普知识和项目进展,号召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项目。12月,根据全年筹资情况,结合项目地实际工作需求,分步骤实施项目内容。
七、机构执行能力
中国绿化基金会于1985年成立,是4A级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如今业务范围已经覆盖整个生态建设和自然保护领域。建会至今,中国绿化基金会已针对大熊猫、亚洲象、东北虎豹、雪豹等濒危物种设立保护项目,并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八、剩余款项使用计划
剩余款项将统筹用于中国绿化基金会同类型项目。